【人文素质教育开放日系列活动】“古今问道——儒法争锋”

日期:2021-09-29   |  作者:文志华   |  编辑:   |  浏览次数:

2021年9月28日下午2:30-4:00,“古今问道:儒法争锋”活动在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。本次活动由程建、文志华两位老师主持,有200余名学生全程参与。

本次活动有三个环节。第一个环节是“你说我猜”,现场招募四名同学,两两一组,一人说一人猜。说猜内容为儒、法两派代表人物、核心理念和趣闻轶事等。学生踊跃参与,现场气氛活跃。比赛结束,程建老师为四位同学颁发纪念品,获胜的两位同学留下参与后续活动。第二个环节为“儒法争鸣”环节,两位导师、两位学生分两组前排就座,代表儒、法两家,围绕四个核心话题展开辩论:(一)性善与性恶。“性善论”由孟子明确提出,为儒学理论基础,开出修齐治平;“性恶论”由荀子提出,为法家学说出发点,由此引出“一断于法”(此前有荀子提出隆礼重法)。(二)义利之辩,义利孰轻孰重、孰先孰后。孔子说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,孟子主张“舍生取义”,可见儒家主张义重利轻、义在利先。管子说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法家主张富国强兵,主张以利驱民,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同样指向义与利的结合。程建老师综论,个体层面,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,“君子喻之以义,小人喻之以利”,社会分工不同,承担义务不同,国家层面,理应导民以善、富国利民、为民置产。(三)人情与国法冲突时怎么办。儒家主张贵贱有等,尊卑有序,伦理大于国法,“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。”而法家主张“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”,强调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。文志华老师综论,礼(法)缘于人情,任何违背情理的法律及制度均不可取,然而社会只讲人情,必然陷入混乱,必然丧失公平正义。(四)德治与法治孰重。仅仅依靠伦理道德,治不好国,必须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。但是法律具有滞后性,法律有盲区和漏洞,所以在推行法律的同时,要注重教化百姓,引导个体勤于修身。孔子有云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第三个环节是“导师总结”,两位导师就儒、法两家的理论及社会基础、学术发展历程、核心观点等作了总结,并鼓励同学们敬畏历史、关心社会、大胆怀疑、勤于思考,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本次活动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系列活动之一,围绕儒、法思想异同展开论辩,以赛促学,寓教于乐,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树立文化认同,提升学生思辨及语言表达能力。

活动现场一

活动现场二

关闭